工业除湿机恒温恒湿机厂家

行业资讯
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除湿系统的制作方法_重复
栏目:行业资讯 时间:2023-01-15 08:21:27

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柜除湿领域,具体涉及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除湿系统。

  背景技术:

  电气柜内部发生凝露引起爬电、闪络事故,一般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:一是地区湿度高,天气温度变化大,开关柜底部湿润,有的电缆沟甚至有积水;二是有的开关柜在地下室,湿度高,柜体内温度特别是接近地面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;三是有的设备处于暂时停运状态,电气柜内小环境温度就比四周环境温度低,在其表面就极易形成结露,在这种情况下,一旦送电投运,事故就随之发生。为保证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,电气设备的长寿命、安全有效使用,电力系统对柜内防潮、防凝露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
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,电气柜除湿的技术需要实现远程控制,以及各种电机的继电器驱动问题,以及执行电路的稳定性等特点。

  技术实现要素:

 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,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除湿系统,解决了除湿器的自动控制以及继电器驱动的问题。

  为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:

  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除湿系统,包括MCU,与MCU连接的湿度传感器、电热丝加热继电器、风机过流检测模块、风速检测模块和引风机,所述引风机与MCU之间还连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;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压保护电路、隔离电路、电位调整电路、正负稳压电路和输出稳压电路。

  进一步的方案为:与MCU连接的还有报警模块、电源和高压检测单元。

  进一步的方案为:所述MCU还依次通过通讯模块和上位机与智能终端连接。

  进一步的方案为:所述风机过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互感器,风速检测模块为DWC12-04风速传感器;通讯模块为4G,智能终端为手机;

  高压检测单元包括辐射接收部件,辐射接收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输入端,放大电路输出连接带通滤波电路输入端、带通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采样电路输入端。

  进一步的方案为:电压保护电路由二极管D1组成;

  隔离电路由光电管U3、电源VCC、电阻R19和电容C11组成,光电管U3的正向输出端4脚连接电源VCC,光电管U3的负向输出端3脚连接电阻R19和电容C11,电阻R19和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;

  电位调整电路由电容C12、C13、C14和C15组成,电容C12和电容C14串联,电容C13和电容C15串联,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作为电位调整电路(3)的连接高电位点,电容C14另一端和电容C1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作为电位调整电路(3)的连接低电位点,电容C12和电容C14连接点之间接地,电容C13和电容C15连接点之间接地;

  正负稳压电路由三端稳压芯片U1、U2和电位器R20、R21组成,三端稳压芯片U1和U2分别7815和7915;电位器R20和R21串联,电位器R20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,电位器R21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2脚,电位器R20的调节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调节端,电位器R21的调节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1的调节端,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输出最高电位;

  输出稳压电路由电容C16、C17、输出P3端子、输出P4端子和输出P5端子组成,输出P3端子连接电容C16,电容C16另一端连接输出P4端子和电容C17,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输出P5端子,输出P4端子接地;

  所述二极管D1的两端连接MCU的IO口,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光电管U3的正向输入端1脚,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管U3的负向输入端2脚;所述光电管U3的负向输出端3脚连接电位调整电路连接高电位点和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1脚,所述电位调整电路的连接低电位点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3脚;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输出P3端子,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输出P5端子,电位器R20和R21连接点之间连接所述输出P4端子。

  相比于现有技术,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:

  1、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除湿器的自动控制以及继电器驱动的问题。

  2、本实用新型中的继电器驱动电路简单,成本低,电压稳定。二极管D1的设置,保证负载端的过电压不损害MCU,电源VCC、光电管U3、电阻R19和电容C11将MCU的控制信号进行电压转换,电容C12、C13、C14和C15将电源VCC的电位转换成具有负电位的电压信号,且有储存电能的作用,经过正负稳压电路获得正负对称的可调电源,本电路的7815、7915三端稳压块上应加装散热片,做散热用。7815是正15V1A固定输出电压的稳压集成电路,因为它只有输入、输出、公用地(调节端)3条脚,所以叫三端稳压器,输入+18V至+40v电压,输出保持+15V不变。电容C16和C17的设置具有储存电能、恒定输出电压的作用。

  附图说明

 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;

 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;

 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高压检测单元的电路原理图。

  具体实施方式

 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。

  实施例1

  如图1~图2所示,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气控制柜的智能除湿系统,包括MCU,与MCU连接的湿度传感器、电热丝加热继电器、风机过流检测模块、风速检测模块和引风机,所述引风机与MCU之间还连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;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压保护电路1、隔离电路2、电位调整电路3、正负稳压电路4和输出稳压电路5;与MCU连接的还有报警模块、电源和高压检测单元;述MCU还依次通过通讯模块和上位机与智能终端连接。

  所述风机过流检测模块为电流互感器,风速检测模块为DWC12-04风速传感器;通讯模块为4G,智能终端为手机;高压检测单元包括辐射接收部件,辐射接收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放大电路输入端,放大电路输出连接带通滤波电路输入端、带通滤波电路输出端连接采样电路输入端。

  电压保护电路1由二极管D1组成;隔离电路2由光电管U3、电源VCC、电阻R19和电容C11组成,光电管U3的正向输出端4脚连接电源VCC,光电管U3的负向输出端3脚连接电阻R19和电容C11,电阻R19和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;电位调整电路3由电容C12、C13、C14和C15组成,电容C12和电容C14串联,电容C13和电容C15串联,电容C12的另一端与电容C13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作为电位调整电路3的连接高电位点,电容C14另一端和电容C15的另一端相连接并作为电位调整电路3的连接低电位点,电容C12和电容C14连接点之间接地,电容C13和电容C15连接点之间接地;正负稳压电路(4)由三端稳压芯片U1、U2和电位器R20、R21组成,三端稳压芯片U1和U2分别7815和7915;电位器R20和R21串联,电位器R20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,电位器R21的一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2脚,电位器R20的调节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调节端,电位器R21的调节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1的调节端,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输出最高电位;输出稳压电路5由电容C16、C17、输出P3端子、输出P4端子和输出P5端子组成,输出P3端子连接电容C16,电容C16另一端连接输出P4端子和电容C17,电容C17的另一端连接输出P5端子,输出P4端子接地;所述二极管D1的两端连接MCU的IO口,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所述光电管U3的正向输入端1脚,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光电管U3的负向输入端2脚;所述光电管U3的负向输出端3脚连接电位调整电路(3)连接高电位点和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1脚,所述电位调整电路(3)的连接低电位点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3脚;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输出P3端子,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2脚连接所述输出P5端子,电位器R20和R21连接点之间连接所述输出P4端子

  实施例2

  在实施1的基础上,图3示出了:磁场感应天线为辐射接收部件,电阻R1、电阻R2、电容C1、电阻C2、场效应管Q1和限流偏置电阻R3组成高阻输入放大电路,磁场感应天线感应到的微弱交变信号放大后经C3耦合进入第二级放大电路,第二级放大电路由第一运算放大器A1和电阻R7、R8、电容C5组成,电阻R4、R5对电源1/2分压和C4滤波后经电阻R5连接到第二级放大电路输入端,把输入电压提升到1/2电源电压。电阻R9、R10、R11、R12、电容C6、C7和第二运算放大器A2组成低通滤波器,滤除80Hz以上高频干扰信号,电阻R13、R14、R15、R16、电容C8、C9和第三运算放大器A3组成高通滤波器,滤除35Hz以下的低频干扰信号。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串接后组成带通滤波电路,经滤波后的信号通过整流二极管D1整流,滤波电容C10滤除杂波后变成直流电压,随天线感应到的交变信号的强弱变化而变化,整流二极管D1、滤波电容C10和一对分压电阻R17、R18组成采样电路,经分压电阻R17、R18分压后的直流电压信号输出到单片机的ADC接口进行采样处理。根据采样电压值的大小,MCU可判断出AC220-500V、10KV、35KV等不同级别的高压线路接近情况。常态情况下,场效应管Q1栅极高阻输入形成漏电流,Q1没有交变信号输出。因交流电源线在四周将形成交变电场,当磁场感应天线靠近220V或以上的交变电源线路时,将感应出相应交变电压加到Q1栅极,经放大滤波处理后用于高压无接触检测。

  最后说明的是,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,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,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,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,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,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。

【声明:】本站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经本站整理和编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本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、交流和学习之目的,不做商用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若有来源标注存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,烦请告知网站管理员,将于第一时间整改处理。管理员邮箱:y569#qq.com(#转@)

本文标签: